- · 《湖南水利水电》栏目设[05/29]
- · 《湖南水利水电》收稿方[05/29]
- · 《湖南水利水电》投稿方[05/29]
- · 《湖南水利水电》征稿要[05/29]
- · 《湖南水利水电》刊物宗[05/29]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弃渣场复垦措施技术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李忙宁(1968年—),男,高级工程师。 E- 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要是解决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城乡生活、工业、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供水范围包括定西、白银、天水
李忙宁(1968年—),男,高级工程师。
E-
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要是解决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城乡生活、工业、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供水范围包括定西、白银、天水、平凉市,4市8县区的97个乡镇1692个行政村268万人。工程设计年引水量3.13亿m3,总干渠1条长95km,干渠及分干渠8条长300km;供水管线18条长176km。主体工程以隧洞为主,沿线共布置隧洞171座,总长约370km,总工期70个月。
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部严重干旱水资源匮乏问题,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区主要环境现状
工程区主要分布在陇西黄土高原西部,属黄土低中山梁峁地貌,海拔1500~2626m,主要划分为基岩低中山区、黄土低山丘陵梁峁区、河(沟)谷川台地区3个地貌单元。
工程区属北温带温和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总的特征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夏季不热,冬季寒冷,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大。
工程区土壤主要为黄绵土、黑垆土、灰钙土和红黏土4个土类。黄绵土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70%;黑垆土主要分布在华家岭及其余脉上;灰钙土集中分布在会宁北部极干旱区;红黏土零星分布在侵蚀严重的沟壑地带。
2 复垦典型弃渣场的选取及特性
引洮二期供水工程弃渣场209处,征用土地面积,其中征用耕地弃渣场45处,面积23.5hm2。
典型弃渣场要求能够体现弃渣场的特点和代表性,复垦的措施技术及要求具有普遍性,便于分析和确定复垦措施工程量及复垦效果。选取五干渠4#洞倒虹吸及明渠弃渣场为典型渣场。该弃渣场位于4#洞倒虹吸东侧台地上,为台阶状梯田耕地,宽度约20m,高度1~2m,自然边坡稳定。
2.1 弃渣场表层土物理特性
弃渣场台地表层土壤从垂直结构上分析,主要为耕作熟化层、质母质层两个层段。
(1)耕作熟化层: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耕作、施肥,耕地中形成了疏松耕作熟化层,厚15~30cm,有机质含量平均值10.5g/kg,块状结构,多无犁底层。
(2)母质层:土壤质地多壤土或黏壤土,质地均一,块状结构,石灰淀积呈短线状,有机质含量平均在5.0g/kg以下。
2.2 弃渣的物理性质
五干渠4#洞倒虹吸及明渠弃渣场,弃方2.46万m3,弃渣以土方为主。
根据弃渣产生区域土壤特性,弃渣主要以黑垆土和灰钙土为主,弃渣主要有以下特性。
(1)耕作熟化层:耕作熟化层厚15~30cm。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0.5g/kg,块状结构,有一个3~5cm的紧实犁底层。
(2)腐殖质层:黑垆土的腐殖质层是土壤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厚度50~150cm,有机质含量10~16g/kg;灰钙土的腐殖质层属半干旱植被的产物,腐殖质层的积累扩散不集中,有机质耕层(0~20cm)平均值为8.5g/kg。
(3)石灰淀积层:黑垆土石灰淀积层位低,灰钙土淀积层位高。石灰淀积形态在灰钙土中多菌丝体状和斑纹状,黑垆土类除菌丝体斑纹状、粉粒状外,还有核状,局部见到薄层石灰盘状。
(4)母质层:土壤质地多壤土或黏壤土,质地均一,块状结构,石灰淀积呈短线状,有机质5.0g/kg以下。
3 弃渣场复垦的目标和技术标准
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综合效益最佳、便于复垦的要求,综合考虑征用耕地前现状和当地耕地实际情况确定复垦的目标和技术标准。
弃渣场复垦目标:复垦后的耕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作业和经营管理,有利于水土保持。
弃渣场复垦技术标准:按照地形、土壤质量、配套设施、生产力水平4大类型7个指标体系分别确定。
(1)地形:土地平整后田面坡度不超过2°~3°。
(2)土壤质量: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土壤比重不超过1.45,砾石含量不超过10%,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5%。
(3)配套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本工程不考虑灌溉设施及田间林网)。
(4)生产力水平:3年后达到周边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
4 复垦措施技术
4.1 预防控制措施
(1)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弃渣堆置中将砾石含量高的弃渣堆放于渣场的底部,土方堆放于顶部。
(2)弃渣场应达到设置的边坡、渣体碾压的要求,确保弃渣场的稳定。
(3)弃渣场按照水土流失治理的要求,做好弃渣拦挡、弃渣场的截(排)水措施,严禁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文章来源:《湖南水利水电》 网址: http://www.hnslsdzz.cn/qikandaodu/2021/0303/550.html